主体性是人所特有的,它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共同构成的具有主客体关系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但人的主体性并非与生俱来的,正如人一出生时并不是个社会人一样,人的主体性也是在后天作为主体而参与的社会生活、教育及其它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而且只有当人具有能主导和支配自身活动的力量时,换言之,只有当他是一个社会人时,其主体性才有了一种感性的存在,否则,主体性的存在只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实体存在和关系存在而已,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人的主体性随人的发展而发展,它伴随人的一生,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而儿童的主体性经常被人们所忽略,认为儿童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我们所给的一切,这就使小学教育往往遵循着原有的模式,未能更好地发挥出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所要重点研究的就是小学生教育的主体性的问题。
一、小学生教育主体性研究的基础
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现代西方哲学界把“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重视人的本质、自由和人的价值,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从存在主义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到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等,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在理论上对人的主体性作了深入的研究,为教育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育主体性的思想或主体性教育思想最早可溯源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以及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而较明确地重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的则是近代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美国教育家杜威则高举“儿童中心”的旗帜,突出儿童,重视儿童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开创了主体性教育思想与实践发展的新局面。21世纪是一个教育观念变革的年代,教育价值观及与之相关的人才观、教育目的观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切都为小学生教育主体性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源流
从古代教育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内容,它们虽然不是系统的、明确的、成熟的主体性教育理论,但这些教育思想或教育方法都强调启发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以及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总之,这些思想、方法、观点客观上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教育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回答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能举一反三,以培养具有独立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同时代的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进行教育的,通过暗示,刺激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寻找正确的答案,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做了不正确的回答,他并不立即纠正,而是根据学生的不正确答案进一步提问,使学生自己发现答案的错误,进而回到寻找正确答案的轨道上来。这种方法自始至终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观点为儿童的“解放”作出了极大贡献,这就是他的以弘扬人的自然天性为突出特点的“自然教育论”,其主要观点是: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而不压抑其个性,不灌输传统的偏见,让儿童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培养出自然人。他认为自然所希望的是在儿童变为成人前一直是儿童,(1)应当把孩子看作孩子,(2)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恢复其天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把他放在应有的地位。”(3)。使师生处于平等、友好的关系之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卢梭还提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由的探索,发现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卢梭要培养的是指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性高度发展的人。
在现代教育发展史上,杜威重视儿童天性,强调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让儿童在自由自主活动中学习。确立了儿童在其学习和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视儿童为其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他说:“学生的一部分学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于变成许多方法的主人。(4)只有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反思、自己提出建议、自己检验建议,他已知的事物才能得到发挥和证实。” (5)在这里,他明确提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就是通过主体自身的活动和探究,他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还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儿童主动的探索和积极的活动。因而,主体的“活动”就成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关键。由此,他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以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编写教材,让儿童在其自觉、自主、自由的活动中发展思维,发现知识,发展主体性,至于教师,则只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
杜威的教育观及一整套教育方法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几千年来学校教育的反思,使儿童从传统教育的被压迫地位中解脱出来,使儿童的自然天性得以自由发展,使人的主体性受到重视。从而奠定了当今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关于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研究
目前,我国有关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研究,出现了多种观点,以下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主体性教育应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人的主体性培育规律是教育自身的基本规律,将教育主体性视为教育的本质特征。(6)这种观点是对将学生客体化的教育观的反正,突出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从教育本质属性的高度提出了发展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性。
2.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观点将教育视为培养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7)对教育的本质从主体性理论的角度作了界定。
3.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素质目标。这种观点将主体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思想融汇在一起,以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来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8)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主体性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以上理论尽管研究的出发点不同,视角不同,但都离不开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强调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和主体意识的目的和功能这两个基本点。
二、小学生教育主体性的内涵
小学生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小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为小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意识的强弱;对知识的选择与掌握的多寡、快慢的程度;对知识评价、批判、吸收能力的大小;对知识的应用、创新的程度等。.
自主性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人翁意识。它是自主意识的外化,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以感觉到的东西。但由于年龄毕竟尚小,这种自主性对小学生而言不是那么明显和强烈。
自为性即自觉性,即小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目的和动机的认识。但多限于盲目的主观任性和简单的自我中心。
选择性指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采取决定、独立处理问题的意志和能力。是主体性的最重要内容,也是自主的最重要体现。选择性的状况表明了人的主体性的状况,也表明了人的意志的自由状况。它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希望闻其所愿闻、观其所愿观、学其所愿学的要求。
创造性是学生的主体性的最高形式。它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自主参与、自主认知、判断和选择而对客体关系的本质发现,包括创新、发现、突破、应用等等。
尽管小学生的主体性具有以上几个方面的内涵,但毕竟心智尚未成熟,与作为社会人的成人相比较,具有与成人所不同的特征。
三、小学生教育主体性的特征:
1.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9)它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我存在的认识,是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认识和评估,也就是主体意识。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主要停留在前面两个阶段。一般只是被动地获得并储存教师决定其应有的知识。
2.小学生的自主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弱
自主调控能力是主体性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心理成熟的主要标志。它除了渊源与自我概念的独立性、自主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来自于组成内在心理结构时,表现出的自为性、选择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较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观、道德观等因素的高度强化。这种强化过程,反过来又进一步确立主体的独立性,以及不受外部环境左右,从内部心理过程出发,对外部环境进行选择和评价,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调控。而小学生在此时期的自我调控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3.小学生学习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目的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深层次功能发生作用的结果,它建立在对主客体的全面的分析、判断和选择的基础上,是完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同一性的桥梁。在小学阶段,学生会存在学习意向与当前自身发展任务不同一的现象,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会随着自己的兴趣的转移而转移,即目的性不够明确。
四、小学生教育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小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有其自身特点,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这种特性并充分发挥他们做为教育主体的作用,改进教育工作,促进小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
1.充分发挥小学生“自主意识”的作用
虽然不能与成人相比,但较之与以往,现在的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有所增强,这就促使教师必须重视这一呈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允许孩子自主进行自我设计与参与,充分理解孩子的需求,一改传统教育中按规定教学计划学习,忽视其主观能动性的倾向,一定范围内让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