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谓创造性阅读,以愚之见,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多角度地对文本加以诠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甚至能依照文本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再创造。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创造性阅读以探究问题为本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并通过“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个人意愿,鼓励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探求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新时期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走上创造性阅读之路呢?下面将通过一些课例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在文本理解上,实现自主对话
正如《课标》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并不是阅读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而是更多的充当听众,过多的依赖老师,迷信书本,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器。开展创造性阅读,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1、把握文章的主旨,应见仁见智
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特别是把握文章的主旨时,要鼓励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迷信权威,唯师是听。比如有位教师在教《狐假虎威》时,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学了这则寓言故事的收获,绝大多数学生的看法是:狐狸太狡猾了,只会倚仗老虎耍威风,老虎不该上它的当。但有个学生却认为,狐狸太聪明了,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畏惧,利用敌人妄自尊大的弱点成功地保护了自己。当我们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难道只有送死一条路吗?这位学生不“随大流” 迷信书本,而是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不拘泥于常规的精神不正是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吗?再如学习《落花生》一课时,有学生结合现代特点和自己的感受,提出既要学习花生不重外表,默默无闻的好品质,也要象苹果那样,勇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把外表美和心灵美对立起来呢?这种观念虽然与文本的观点大相径庭,但这正是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被文本的信息激活而与之发生的碰撞,这种碰撞是一种自主的平等的无权威的心灵的交流。它可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形成新的认识。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创造性阅读就是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批判,有所建树。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和感受,提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有理,就要予以肯定,从而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从那种“人云亦云”、“异口同声”的“传话”模式中解脱出来。
2、品味语言的精妙,当不落窠臼
品味语言是阅读的重要环节,对语言的品味,常常是通过朗读来体现的。但是,当前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往往过分地强调朗读的技巧性,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一位教师上《坐井观天》一课时范读了青蛙回答小鸟的一句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教师范读后还给这个句子加上了朗读重音和停顿的符号,让学生机械地练读。随后抽查几个同学,的确达到了“众口一调”的效果。正当教师窃喜之际,一位学生大胆地站了起来,也读了一遍,结果读得疙疙瘩瘩,类似口吃一般。教师甚为不快,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该生回答说:“青蛙整日独自呆在井底,不与其它动物来往,不但见识少,而且连说话也不流畅了。”这个学生的理解不是很有“创意”吗?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还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品味。《小珊迪》一课中“乞求”一词真切地写出了小珊迪渴望作者买他的火柴的急切心情。对这个词的理解,同学们有的是借助词典,有的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描述,有的是联系生活实际来比较“乞求”与“要求”、“请求”等词的区别,还有一个同学则是通过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模仿小珊迪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这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虽然方式不同,但是都品味出了语言的精妙,还颇有新意。
3、模仿运用语言,要能举一反三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认为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就学生阅读的目的而言,主要是通过课文这个“例子”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达到人们常说的抛课文之“玉”引学生之“玉”的效果。而在阅读的同时,穿插各种小练笔的活动正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极好途径。例如学习《黄山奇石》,可以先通过图画或课件展示黄山的奇石,然后让学生仿照文中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奇石的写法来描写自己喜欢的奇石。再如学完《蟋蟀的住宅》后,可以设置这样的练笔:学习这篇文章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试着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小卧室或小书房。又如学完《新型玻璃》后,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话题:假如你是一位推销员,你怎样向人们介绍这几种新型玻璃?这些话题为学生自由发挥提供了很大空间,学生可以先联系课文讨论,然后再举一反三,写成小文章或广告词。老师如经常设置这样的小练笔,不仅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他们的语言,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带领他们一步一步地走上创造之路。
二、在思维训练上,鼓励标新立异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发展学生的语言,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能力,这是阅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如教学《司马光》一课,当讲到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时,有位教师一反常规,让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把掉在缸里的小孩救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用手去拉,有的说用竹竿去捞,跳下去救,把缸推倒,还有的说回去叫大人来等等。接着,这位老师又让学生讨论,在当时那样危急的情况下,同学们列举的这些办法与司马光举石砸缸的办法相比,哪一种最好呢?通过反复分析、比较,最后得出司马光举石砸缸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这种异中求同,同中求佳的思维训练,能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
再如教学《曹冲称象》一课,一位教师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曹冲通过多方观察,提出了用填充石头的方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想法,这与造一杆大秤来称大象的方法比较而言无疑是个好办法,但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通过讨论争辩,让学生对课文或产生认同、引起共鸣,或提出质疑、进行批判。同学们在讨论后归纳出了用船装泥、水或人三种方法。教师又让学生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评析、比较,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结果,大多数同学认为用人的方法最好,因为舀水和搬运石头、泥沙都比较费力,而用人则上下快捷、轻松,还可以用大人、小孩、幼儿来调节其细微的重量,非常准确。由此可见,文中曹冲称象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摆脱“唯书至上”的思维定势,增强他们的批判意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把握契机,正确引导,学生就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在阅读中养成求新求异的思维习惯和态度,为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情感体验上,提倡多元感悟
新《课标》认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真情实感,进行“多元感悟”。一位教师在上完《将相和》后提问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合—离—合”的故事,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的是谁?这样的主观感受自然不可能是同一的。因为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廉颇心怀坦荡,知错就改。所以,绝大部分同学不是喜欢蔺相如就是喜欢廉颇。而有几个同学却提出喜欢赵王,因为“赵王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当初蔺相如是个无名之辈,赵王却让他担当大任,他屡次立功被破格晋升,没过多久官位就和廉颇一样高了。今后我们到社会上去工作,如果遇到像赵王这样的领导就好啦!”这一学生的见解很有见地,是一种非常入时的真实感受。对此,我们就应该提倡多元感悟,大可不必强求同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在阅读同一文本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即使是同一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阅读同一文本,其价值取向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并逐步引导他们联系自身的知识底蕴和相应的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感受。一位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针对小女孩之死,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觉得小女孩死得凄惨,十分可怜;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小女孩的死“是一种解脱”。还有一个学生说,她虽然也为小女孩的死感到惋惜,但同时也有一点欣慰,因为这个小女孩再也不用饱受人间的苦难和折磨了,更何况,“她是带着希望和憧憬而死去的”。这个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不正昭示出了创造性阅读的真谛吗?语文教学,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洞察,以及自我行为的反思真实地表现出来。如果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其情感世界便能不断丰富,创造能力就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