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作者:黄锦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9日 点击数: 字体:

作者:黄锦琳

从1985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到1994年李岚清同志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我是一名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走上小教岗位的中青年教师,我的教学生涯和素质教育几乎是同时起步的的。最近几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进行“素质教育”,首先就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突破语文教学小课堂空间、时间的限制,将学生带入大社会、大空间、大视野,启发学生在小课堂与大社会的互动中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语文和进行语言文字及语文思维的训练。

如何把学生思维从狭小的课堂带向广大的社会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素质教育呢?我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方面将小课堂扩展延伸到大社会,另一方面又有意识的将丰富的社会生活纳入到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中来,使这一逆向互动的两个过程,殊途同归,实现融课堂与社会于一体的大语文教育。我在语文教学中按照“大语文教育观”的理念,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又从社会回归课堂,使丰富的社会生活尽收课堂,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眼界,增长了学生见识,使学生坐在教室,却能置身广袤宇宙,驰骋于广大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 将小课堂扩展延伸到大社会,使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广阔领域,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

语文教育是集思想性、知识性、社会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这个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因此,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教学中实施立体的全方位教育,把语文教学从过去单一的课堂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从而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其创造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突破语文教材的局限性,将教材的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多方面拓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选择的一些具有典型意义或示范性的好文章,有不少还是节选的名家名篇。学好这些文章,对于引导学生理解生活,认识社会,激发情感,提高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我在教学中不仅注重文章本身的学习和理解,更注重依据文章的典型性或特殊意义,设计相应的读写训练和交流活动来拓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人格完善的教育。例如:1、学习《凡卡》时,我让学生以凡卡爷爷的身份写回信,旨在训练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置身于感人故事情节中,深刻体会凡卡在那个黑暗社会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剥削制度的痛恨。同学们努力从所看的电影电视和童话小说中搜索对黑暗旧社会的所听所闻所知和所想,丰富了对旧社会的认识。这样的语文训练使学生思维飞跃了时间空间,加强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发展性思维能力。2、《给颜黎民的信》是鲁迅先生给一名热爱读书的进步青年颜黎民的回信,读完后我让学生根据鲁迅先生的回信内容试着以颜黎民的身分给鲁迅先生写信,通过这个逆向的思维过程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当时那个时代反动统治者对革命人士的打击迫害以及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心和帮助。3、学习《穷人》时,我让学生续编故事结局,把自己对人物命运的同情表达出来;4、学习《荷花》时,我布置学生课后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周敦颐的《爱莲说》,比较古今文学大师描写同一事物时选择的不同角度和表现手法;5、学习《雨中》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社会风尚”讨论会,帮助学生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弘扬真、善、美;6、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时,我组织学生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古今对比,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并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参观游记;……

我就是这样根据教材的内容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把学生带进大社会,深化课文内容,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 将大社会纳入课堂“创新教育”,使学生在与社会生活的感应中学会审视人生,培养“创新素质”。

语文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语文,要达到使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生活,树立崭新观念,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材不可能包罗世间瞬息万变的全貌,生活、社会中有无涯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与开拓。如何帮助同学们发掘语文学习中的丰富宝藏,在社会大课堂广阔背景的依托下对学生进行语文创新素质教育?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