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深深》

作者:吴伟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8日 点击数: 字体:

《父爱深深》

执教者:吴伟强

教材分析:

《父爱深深》这篇课文讲的是迷恋音乐的“我”想组建自己的乐队,在缺钱买音箱的情况下,不得不请父亲帮忙,但是父亲说没有钱买并要和“我”一起自制音箱。虽然刚开始“我”对这件事情不理解,但经过比赛“我”才逐渐感受到父亲真挚的爱。在“我”成年后,对父亲的一片苦心以及父亲对亲情的看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学情分析:

现在家庭的孩子,在家里就是一个“小皇帝”,他们只会被动的接受爸爸妈妈的爱,而孩子的爸爸妈妈也只是不假思索的就给了孩子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他们所谓爱孩子的最好方法,所以这样的爱,孩子得来不深,甚至认为是父母应该做的,《父爱深深》这篇课文就是向我们重新诠释了“父爱”的真谛:他的时间,他的关注,他的爱心,是父亲给与孩子最好的爱。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己回想:父母亲有没有过这样的“爱”给与自己,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找出父亲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句子和词语。

2.通过小练笔,体会父母亲对你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孩子的一片真爱从而了解爱的真谛,加深对亲情的认识。

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进一步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认识。

教学用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内容: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1-5自然段。

(教案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通过第六至十三自然段文本分析,体会爸爸对我浓浓的爱以及“我”

心情前后变化的句子,感受父亲深深的爱。

2.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父爱深深。

教具准备:

小黑板:“想对你的爸爸妈妈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父爱深深》这一课,初步体会了父亲对我的爱,现在请大家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精读课文,体会父爱:

(一)分析文本第六自然段:

1.导语: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当父亲说没有钱为我买音箱,要和我一起做音箱时,我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生:回答

师:那位同学试着读出这种失望和疑惑的心情。

2.课文第二部分讲了:我和爸爸一起做音箱,带着失望和疑惑的心情,我和父亲一起开始制作音箱。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看看从这段话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3.师:刚才听老师读了,从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4.这段当中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父亲浓浓的爱?边读边画出这些词。

生:汇报交流

5.师:一起读句子,让自己再感受下父亲这浓浓的爱!

6.找一个朗读最好听的来读。

师:点名读

7.爸爸这样做我能理解吗?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回答

师:齐读这一段。

(二)分析文本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这个部分,再去体会父爱。

2.比赛的日子到了,我的音响终于可以派上用场。那么当我带着这个音箱参赛,心情的前后变化是怎么样的呢?找出描写“我”心情前后变化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再思考:我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汇报:失望—疑惑—窘迫—自豪

3.师生配合朗读这一部分。

4.最后作者说:他已经获得了很多。这很多作者当然知道,那么你们知道吗?

生:回答

5.若干年后啊!作者长大了,为什么当时爸爸不买音响,而且要陪他一起做呢?自己读11—13自然段,找出答案,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生:理解这部分,汇报:你体会到了什么?怎么样理解的?

师:所以作者说:爸爸给了我金钱难以替代的真情!

6.用金钱都无法替代的爱,虽事隔多年,那个自制的音响很早就丢失了,但……生齐读最后一段。

三.激情拓展:

1.《父爱深深》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那么在你的生活当中有没有父亲对你这样的爱呢?

生:交流回答。

2.齐读课题:父爱深深,深深父爱。

3.同学们课文虽然学完,但我相信,这深深地父爱,已经印在我的脑海中和心中,永远无法抹去,让我们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4.小练笔:

“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生:自由练笔,交流展示。

四.板书:

9.父爱深深

“我” 父亲

深深父爱

金钱难以替代真情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Baidu
map